首    页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刘占峰研究员来我院开展 土壤生物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讲座
日期:2024-07-12

撰稿:李睿  黎锦怡  摄影:夏航  审校:佘容

  2024年7月9日上午10:00,在大理大学S3-507,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简称东喜院) 暑期首场东喜玛拉雅讲堂的学术分析与交流。应黄志旁研究员的邀请,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和恢复生态学任务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占峰研究员来访东喜院,并为我院师生带来了“土壤生物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学术报告,刘老师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土壤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维持机制、土壤有机碳形成与稳定机制、环境变化的生态效应。

图1 讲座现场

  首先,刘老师介绍了恢复生态学的重要性,强调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至关重要。他指出,土壤微生物在退化土地恢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生态恢复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和“驱动生态系统功能的引擎”。同时,构建土壤生物网络对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刘老师建议在生态系统的恢复中要统筹关注分析地上-土壤-土壤生物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地上-地下生物学联系是恢复生态系统的新驱动力,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土壤肥力恢复的“助推器”,且研究发现,植物的“混搭”是森林实现固碳和生产力双赢的途径。


2 讲座现场      

  接着,刘老师分享了恢复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如南海造岛后如何建造植被?污染的生态系统如何转化为健康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恢复应当如何兼顾生物多样性与功能性多样性?并根据团队研究成果提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研究生态系统中关键类群、功能产物、群落结构和权衡与调控,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最后,刘老师提出应加强土壤生物的研究,并应用新技术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功能联系起来。他提出未来应加强土壤生物的生死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并加强土壤微生物的调控研究。


图3 交流环节

 在提问和交流环节,老师和同学们就微生物残体的检测方法、生境恢复的参考标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这场学术交流为我们带来了关于生态系统恢复的新思路和方法,为生态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给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引发我院师生的思考与讨论。